甲11 认识教会圣礼 -- 浸礼、圣餐
一. 本课目标:认识浸礼和圣餐在教会生活中的真理性, 使学员在事奉中知道如何掌握举行。
二. 预习部份:
1. 思考题。
1)过去一年里我们有多少人受浸(洗)?是谁主持施洗的?
2)我们的聚会对圣餐是怎样安排的?多少时候举行一次?
2. 预习经文:背诵 林前11:23-29
三. 讲课部份。
1. 浸礼和圣餐是教会和信徒必须遵行的圣礼和责任。
2. 洗(浸)礼的意义:律法的洗礼、约翰的洗礼、教会今日遵行的洗(浸)礼。
3. 圣餐(擘饼)的意义:圣餐与救恩的关系、领受圣餐者应有的准备、有关圣餐当注意之点。
四. 讨论部份。
1.? 你认为应该在一个人信主以后多久才可以给他施洗(浸)?在真理上他需要明白到什么程度?
2.? 用半至一小时的时间与学员一起举行一次圣餐礼。
大纲:认识教会圣礼 – 浸礼、圣餐
一. 是教会和信徒必须遵行的圣礼和责任。
1. 有耶稣明确的命令。
1)受洗:可16:16 信而受洗必然得救。
2)圣餐:路22:19-20 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主。
2. 是初期教会普遍遵行的。
1)徒2:38 为信的人施行洗礼。
2)徒2:42 信的人在一起交接、擘饼、祈祷。
3. 其意义和救恩直接有关,不只是一个礼节,所以称为圣礼。
1)罗6:4 洗礼是归入主的死,从此有新生的样式。
2)林前11:26 圣餐是表明主的死,记念主为作成救恩而舍命流血。
(以下供参考)天主教更有坚信(坚振)、证婚、授圣职(按立)、补赎(告解)、临终五礼,有违背真理如补赎,婴儿洗。有可以行但不是必须的圣礼,如坚信、证婚、临终,按立(不是对每个信徒)。
二. 受洗(浸)的意义。
1. 律法洗礼的象征意义。林前10:1-4
1)申33:4 是从海中经过, 归入摩西, 进入律法时代。
2)出14:10-13 从此脱离法老权势的追踪, 由死地得拯救。
3)出6:7 宣告受奴役生活的结束, 得脱埃及人的重担。 ??
4)申17:16 断绝回埃及之路, 开始新的独立民族的征途。
2. 约翰洗礼的实际作用。路3:3
1)路16:16 约翰的洗礼属于律法的工作范围,勉励百姓作出改过自新的表示。
2)徒19:4 这是表明悔改的心意,没有除罪的作用,但这样的心意却是接受耶稣救恩的前奏。路1:17
3)太3:15 耶稣受他的洗,肯定他的洗是出于神的,是律法下的人当行之礼。
4)约16:8 约翰的洗礼并没有被废,它悔改的愿望在我们信主为罪自责的经历里得到成全。
3. 今日洗礼的生命经历。罗6:3-5
1)太28:19 是奉主耶稣的名归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下。徒 2:38?
2)可16:16 是信而受洗,先信后洗,所以受洗的人应当都是已经得救的,只是借洗礼见证自己的信仰经历。(婴儿洗的错谬)
3)罗6:4 这不是入教仪式, 而是与主同死同埋同活的属灵经历。宣告从此成为新人,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罗6:11-13(有实际义行)
4)徒22:16 “洗去你的罪”和 林前6:11同‘洗’字,是指罪得洁净,和“受洗”不是同一字,不是受洗洗去罪,而是求告主名,受洗和罪得洁净三个内容,反映我们信仰的接受,坚信和效果。?
4. 有关洗 (浸) 礼当注意之点。
1)徒19:3-5 受洗最重要的不是怎样受的洗而是受的什么洗。(奉谁的名受洗)
2)徒8:39 埃提阿伯太监受洗后从水里上来,全身浸没水中更能体验与主同埋葬同复活的经历。
3)弗 4:5 奉主的名受洗只能一次, 正如主只经历一次埋葬与复活。
4)徒10:48 彼得在哥尼流家不是自己施洗,乃是吩咐(同行的人)给他们施洗。
三. 圣餐(擘饼)的意义。林前11:23-29
1. 圣餐与救恩的关系。
1)约6:54 耶稣应许吃他肉喝他血的人有永生。
2)约6:35 我们信主时吃了主的肉喝了主的血,接受他作救主。我们领受圣餐是提醒我们已经吃过他的肉喝过他的血,要进一步接受他作主作王。
3)林前11:26-27 圣餐的饼和杯只是表明主的死, 不是变体。我们在领受时是记念主为我们流血舍命,所以应当从心灵里好象真来到各各他,经验他舍命流血的大爱。
4)林前11:28 经过祝福的饼和杯本身并无神奇功效,要紧的不是我们吃下什么而是我们心中因记念反省带来的激励和造就。
2. 领受圣餐应有的准备。
1)林前11:27 要按理领受, 认识救恩内容,和自己的关系,不是宗教礼仪形式。
2)林前11:28 应当先省察自己,有没有忘记主的大爱,亏负主的地方,有没有尊主为大为圣。
3)林前11:24-25 这是记念主的舍身和立约的血。多思想他为作成救恩所经历的苦难,他既如此爱我们,自己又当如何还报呢?
4)太26:29 当我们领受饼和杯的时候,要记念到和主喝新的那日子,也就是要记念主的再来。
5)林前10:16-17 我们是同领一个饼一个杯,都在一个身体内,更应当彼此相爱合一。
6)林前11:29 这虽只是表明主的肉和血,但我们在对待上必须严肃认真,好象真是面对主肉主血。
3. 有关圣餐当注意之点。
1)徒2:42 圣经中没有圣餐这个名词, 使徒行传有提到掰饼,在圣经里饼和杯是不可分的。
2)徒20:6-7 保罗在特罗亚住了七天,似乎是特意等到七日的第一日与会众聚会掰饼。
3)路22:7 当耶稣设立这饼与杯的桌子时正是除酵节, 所以当时所掰之饼应是无酵的。
4)路22:18 耶稣所分的杯中是葡萄汁, 是由葡萄制成的。
5)徒20:7 圣经没有强调是谁分饼和杯,只是说‘我们聚会掰饼’。初期教会也只是说彼此交接掰饼或在家中掰饼,没有说必须由使徒主持。徒2:42,46 |